【专栏作者黄家建】结束了伟事达导师的第二阶段培训,正式成为合格的伟事达导师。开课的时候,我们总导师,马来西亚Vistage主席再次问我们,教练与顾问有什么差别?我们先来看看企业主与企业教练互动的关系及模式。
很多企业主在经营企业时都面对很多挑战与机会,所以他们都需要做出各种决策;这些决策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和回应环境挑战的方式。既然这些决定都对组织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老板是用什么样的判断基准来做决定?
在做这些决定时,他们有哪些对象可以询问他们的意见来做参考?向其他的董事、股东或事业伙伴询问,他们会怎样看待我这个CEO呢?如果他们提供了意见,我不同意又不愿意执行,要怎样拒绝他们的好意呢?如果向比我低阶的干部咨询意见,他们会怎样看待我呢?有些事情还没有确定或者涉及更高层的秘密,老板是不适合与干部太早讨论的。
因此,有些老板会聘请专业的咨询顾问,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意见。但是,有些经营顾问过去经营的经验与我们的行业不一样;顾问提出的意见,一般上老板只是作为参考而已。最后,现代流行的顾问模式是教练式的顾问,西方应用了Coaching, Mentoring和Facilitator 这些观念;教练与顾问有什么差别。

其实企业教练是从运动项目的教练模式演变过来的。我们都发现优秀的运动员都有很好的教练,这些教练不见得在有关项目做得比球员出色,但是他们却掌握了如何帮助球员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和在比赛中做到极致的演出的技巧与方法。
很多时候,这些教练当年都在有关项目拥有优秀的表现,退休后经过训练,他们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教练。但是,更多的时候,这些教练自己并不是最好的球员或运动员,但是他们当起教练却是非常称职的。更重要的是,教练可以在训练中模拟各种比赛的状况,训练运动员反应的能力及选择反应的模式;但是在场上比赛的还是运动员自己,而且场上变化太大,运动员是来不及向教练询问回应的模式的。所以,教练模式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教练和运动员都必须相信:运动员自己有回应的答案。
教练与运动员要建立的工作关系就是建立彼此的绝对信任,教练要完全掌握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状态,模拟场上出现的各种状况,然后在赛前按照计划进行训练,运动员在比赛中全力以赴,事后做适当的检讨与调整。应用了这样的原则,企业教练也就应运而生,但是企业教练可能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则:
- 教练和企业主要先建立彼此正确的期待;
- 教练要相信经营者自己会找到适当的答案;
- 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是不是适合你的做法与策略;
- 教练不是问题问答机,教练是帮助企业主看到他过去没有看到的;
- 教练要帮助老板重新想,想得更广、更远、更全面;
- 教练最重要的任务是问问题:在对的时间,问对的问题;
- 别人用过的策略,只可以参考,不一定适合你;
- 教练不要太早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
- 就算教练提出意见,也只是作为参考而已;
- 老板做出的决定与选择,需要被挑战;
- 老板做出的选择,自己要负责去执行;
- 老板做出的决定,必须被追踪与检讨;
了解了这些状况与原则,老板你还要请顾问吗?你为什么请顾问?你还要顾问给你答案吗?因为类似我这样的顾问,其实没有太多答案,不过会问你一堆问题!

现任卫事达企业教练,曾任职余仁生公司资深总经理和百福乐有限公司总经理。早年参与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的中小企业辅导处和传智国际学习机构工作,为本地中小企业导入转型升级和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各项课程如店长班、MTP、NLP、TQM、策略规划、问题分析与解决、教练式领导和PDP领导统御学等。随后加入余仁生,负责所有门市和行销规划作业,主要是利用组织学习和应用灵活的整合行销和品牌运作手法,业绩在15年后翻了5倍。黄老师也是马来西亚木材理事会 Malaysia Timber Council的独立董事(Independent Trustee)。
专长:连锁店经营、行销企划,策略规划与目标展开、教练式领导、品牌行销与产品开发、TQM在服务零售业的落实、组织变革与变革管理。